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访文法学院优秀校友廖玺

发布者:黄来明发布时间:2017-04-19浏览次数:1418

       廖玺,湖北黄冈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03届校友,毕业于中文系,现就职于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当我们与廖玺取得联系时,他正处于工作时间,忙碌之余和我们约定了采访时间和形式。说话简明扼要,直截了当,是廖玺给人的第一印象。而聊的越多,便越发让人感到这位中文系的学子谈吐间的不凡风度。

      回忆起大学,廖玺首先想到的是恩师.课讲得好,人更好,几年的教导,令我受益良多。这是他对班主任施琴老师的评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得了良师教导,还须自我勉励。初入大学时,廖玺成功竞选班长,还是学生会唯一一届男文艺部部长,在大一就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同时,带着要强的个性和绝不空手而归的信念,他在参加的众多比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足球赛冠军、校歌唱比赛优秀歌手、系相声小品大赛一等奖等等。而热爱课外活动的同时,廖玺的学习成绩从没有落下,拿过两次一等奖学金和一次二等奖学金。

      字里行间除了骄傲,还有许多对过去的怀念。当初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的锻炼,使廖玺变得多才多艺。秉持着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信条,使他对未来满怀自信。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子,毕业后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是廖玺的目标,他希望自己在大学里的收获可以学以致用。果不其然,长久的坚持收效显著,如今在报业集团成为一名宣传文化的传媒工作者,和学生时代的设想差别无几。

大学毕业后,廖玺只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十余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工作经历。在每个岗位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就会选择更好的工作,重新打拼。他前后换过三份工作,每次政审,前任单位都会给他写推荐信,直到现在和以前的领导和同事都还是朋友,有时还会有工作上的合作。当问及为何不在原来的岗位取得更大的成就时,廖玺的答案里的雄心壮志令人钦佩,有时候舞台小了,就需要换一个更大的舞台。这些科学的调整使他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工作环境下更加踏实肯干,进而让他取得更多成绩。

当今社会不乏有背景才有前途的论调,廖玺却说,背景和人的身高面貌一样是你无法选择的,做人做事应该着重于你可以决定的部分,比如实力。时过境迁,所谓的家庭背景也可能会被社会淘汰,实力也是如此,因此廖玺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充实自己。工作忙碌之余,他也不忘学习,考取了江苏省委党校的哲学研究生,取得了国家出版物中级发行师资格证。而扩充理论知识和加强业务能力,跟进工作客户,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和历练。这位思维活跃的中文系的哲学研究生面对时代洪流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步伐,从不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最近,他正在学习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部门的年轻人都会做,我虽然不需要做推送,但是我要懂这个过程。他说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丝毫不懈怠。

谈到成功,廖玺露出一脸的谦虚。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发挥所学所长,在岗位上努力耕耘,一直在学习和进步的路上,还担不起成功二字。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才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否则只会高不成低不就。这是廖玺对学弟学妹们择业的建议,也是当年毕业设想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这种踏实肯干的精神和坚持学习的行动,使他在单位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被集团委员会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位报业传媒人,他曾被南京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文化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

在廖玺看来,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一定要做第一名,你不累的时候加速度,累的时候就走走,实在走不动就歇歇,歇好了继续跑或走,有时候跑错了方向也没关系,及时发现并调整纠正,只要心中始终怀揣着奔向终点的信念,这样坚持下去,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如古人理无专在,学无止境的教诲,廖玺在这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行程中,怀抱学而不已的信念,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终将到达他理想的终点。(/梅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