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舞蹈的融合创新,4月下旬,文法与艺术学院2023级音乐学、舞蹈学专业学生赴云南昆明、大理等地开展为期两周的校外采风实习暨“艺术采风”校外课程思政实践活动。
此次采风以“非遗美育与多元融合”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非遗学习、创作实践等方式,探索民族音乐、舞蹈的现代化表达路径。
采风重点聚焦白族、纳西族、藏族、彝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非遗音乐与舞蹈的学习。师生在昆明民族村系统观摩了25个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与歌舞,并参与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与互动。在大理,学习了传统工艺如何启发舞蹈服装设计,体验“三道茶”仪式,采集白族山歌旋律融入音乐创作学习,学习白族传统舞蹈“霸王鞭舞”,感受手持铜钱彩棍碰撞身体的律动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在丽江,学生们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了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并尝试用现代编曲手法重新诠释。通过对藏族音乐舞蹈的学习,学生接触并感受到了藏族音乐舞蹈的文化魅力。在东巴文化研究院,学生观摩了东巴舞谱的象形文字记录方式,惊叹于古老舞蹈的符号化表达与现代编舞理论的共通性。
本次云南采风之行,师生们用脚步丈量非遗的深度,用艺术架起沟通的桥梁,深刻体会中华艺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格局,也让学生对传统音乐舞蹈的现代创新有了更多灵感来源。(图/文 齐慧君)
编辑:高雪妍 责任编辑:陈小松 主编:朱青